找物流,用物溜!当前城市:北京市[切换城市]
网站首页 分类信息 多元服务 物流资讯 好看视频 关于我们 服务号 订阅号 小程序 APP
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 物流资讯 > 正文
没有强大的国,哪有幸福的家。
1331天前更新 461 0 2


家在中国人眼中不仅仅是一个住所,

一个简单生活的地方,

家更是一个心的归宿,

是流躺在血脉里的深沉情愫。

3.jpg

4.png

中国社会有其悠久的农耕文化。

农耕文化中,人类生存的最大特点是

聚族而居、固守一方。

这种人际间相依为命、依靠群体力量

与大自然搏斗的生存习惯,

牢牢地扎根在民族灵魂的深处,

内化为个体对群体强烈的依赖感。

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所关注的不是单个的人,

而是放大了的——群体。

它所张扬的不是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

而是万众一心的集体主义。

 5.jpg

6.png

中华文化的集体主义特质,

非常突出地反映在中国人

浓厚深沉的家庭观念上。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最小群体。

从古至今,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

几乎都是以家为核心的延展和扩张。

何为家?《周礼》中解释:

“一家男女七人以上则授之下地,有夫有妇然后为家。”

7.jpg

8.png

在古代中国社会,

“家”与“族”是紧密相依的。

“族”放大了的家庭,通常是指

以夫妇组织的家庭为基础的

血缘姻亲关系网。

9.jpg

作为一族之主的列祖列宗们,

具有各种干涉权和继承权,

这种权利得到法律保护,世代相传。

这就是中国古代社会里的“宗法”。

在这种宗法制社会中,

一个人的成败、荣辱、进退、得失,

都与家族群体的命运,息息相关。

个人的成功,即是光宗耀祖。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而一人遭罪,也往往祸及家人。

乃至“株连九族”。

10.jpg13.png

所以,在中国封建社会中,

提倡“父母在,不远游”,

并十分重视家规、家法、家教和家风。

在这样的生活体系中,

人们的行为目标只能以

维护家庭的整体利益为基本准则,

家庭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14.jpg

正如有的学者所述,

世界上有许多民族骂人都是骂本人,

唯独中国人骂人多是骂及长辈:

“龟孙子”、“兔崽子”、“狗杂种”,

直至祖宗八代。

这是由于在宗法制社会中,

本人的身份不过是其家族的附属物。

从而使中国人的独立人格意识较弱,

骂他本人虽然恼火但并不感到屈辱。

16.jpg

倘若骂其长辈,

即触犯到他赖以生存的群体时,

才会刺痛其心灵中最神圣的情感。

这种情感,越是在

个人生活的困难时期越是珍惜,

越是牢固。

17.jpg18.png

可见,维系中国人群体感情的

生活基础是家庭。

把“家”提高到人生中

最重要的生活群体的地位,

势必要把三代、四代乃至五代同堂

视为人生之大乐。

相反,则把“家”之不全或破裂,

如“孤儿寡母”、“孤身一人”等

偏离群体的现象看作人生之不幸。

甚而把离家出走、抵抗家规、背叛家庭者

斥之为“大逆不道”、“不懂人伦”,

或干脆贬之为“不是人”。

19.jpg

20.png

在把家族视为个体存身基础

的中国社会中,许多社会组织

均以“家”为基本模型来构造。

人与人的关系亦由家庭内在关系扩展而成。

比如,把同一行业的称为一家:

农家、兵家、店家、船家、渔家、作家、科学家等;

把同一学派的人视若一家:

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

素不相识的人聚合成一个临时性的群体,

也以“大家”相称。

21.jpg

“家”,的最高放大体是“国家”,

含有“四海为家”、“家天下”之意。

人们对社会中其他生活群体的感情,

也是对家的感情的转移和扩展。

比如为了不断激发和培养人们的

集体主义思想,社会上有

“少年之家”、“老年之家”、“干部之家”、

“XX爱好者之家”等,

既能活跃生活、又能联络感情的场所。

在工作生活中,强调爱岗如家,

显然,我们已把对“家”的责任感、依赖感

辐射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层面。

22.jpg

爱家、重家、护家的心理,

成为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

我们的教育,经常启示着一条真理:

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

群体的力量是博大的。

家庭是人们进行社会生活的立足点,

也是人类社会运动、发展的支撑点。

23.jpg

古人云:“一室不治,何以天下为”。

家庭普遍稳定,社会才能安定和静。

所以,历代统治者都重视

老百姓家庭生活的巩固和幸福。

把“齐家”作为“治国”的前提和出发点。

微信图片_20200923101714.jpg

24.png

当然,不可否认

以家为核心的集体主义,

也有其消极的一面。

这种文化特质的形成,

始终是以对个体的压抑为前提的。

换言之, 是以个性发展中的某些缺失

作为代价来换取群体的相对稳定的。

27.jpg

而这种遏制个性发展的“家天下”,

又必然是失去其旺盛创造力的社会。

爱因斯坦说得好:

“由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志愿的

统一规格的人所组成的社会,

将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的社会”。

12.jpg

这是中国古代文明

一度走向衰落的文化根源之一,

也是我国国民性的弱点之一。

尽管如此,这种文化特质的

可传承性及其现实意义,

仍是不可否认的。

尤其对于像我们这样基数的大国而言,

其利大于其弊。

25.jpg

28.png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

我们的精神来源于我们的文化。

它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

唯有文化上达到一定的高度,

这个民族的精神才

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

29.jpg

治国不忘齐家,强国先要安民。

《国语》以同舟渡河为喻,

将人们视为同进同退的统一整体。

家国本位的“中国精神”,

会成为中国社会不同力量的“共识”。

30.jpg

我们爱我们的家,爱我们的国。

绝不仅仅因为她是我们的依靠。

相反,她依靠的是千千万万个“我”,

所以,我们没理由不爱她!

国,是家的家。

没有强大的国,哪有幸福的家。


来源:国学精粹与生活艺术


640.gif

微信图片_20200330152742.jpg

点赞(2)

精彩评论(0条)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服务号

订阅号

小程序

APP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嘉创路5号8号楼1层01

电话:010-67378688

邮箱:qc5656@126.com

©2019-2020 物溜网 wu-6.com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44419号-6 京公安网备号:110112020024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