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物流,用物溜!当前城市:北京市[切换城市]
网站首页 分类信息 多元服务 物流资讯 好看视频 关于我们 服务号 订阅号 小程序 APP
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 物流资讯 > 正文
中国的物流成本“高”在哪?怎样降?
695天前更新 607 0 2

眼下,正值电商618大促。每年这个时候,我们都特别关心一件事,这就是快递。最近有消息说,一些头部的快递企业,又刷新了快递时效。比如,菜鸟系快递启动了全线次日达服务,原本次日达是增值服务,现在成标配了。而原本就主打快的京东和顺丰,更是推出了半日达服务。

根据国家邮政局发布的数据,第一季度,快递服务全程时限是60.48小时,同比缩短了4个小时。

5月底6月初,物流行业还有两个比较大的动作。5月25日,成都举行了第十三届中国物流投融资大会;5月29日,河北廊坊举办了第十八届中国国际物流节,这两个峰会关注的,都是供应链的建设和升级。这两个活动的举办地,本身也是“物流重镇”,以成都为代表的整个成渝地区,主打沿江物流优势,推的是自贸区、保税区、口岸、物流的整体布局;廊坊背靠大兴机场,准备建造国内的商贸物流中心。

假如从这些动态中挑一个重点,我想请你关注经济学家黄奇帆教授,在中国物流投融资大会上的演讲。他在演讲中提出,中国的物流要解决一个很关键的问题。这就是,中国的物流成本,太高了。

你可能会说,不对啊,我们的物流不是一直以便宜著称吗?没错,单算每公斤物品的物流成本,确实低。但黄奇帆算的不是这个重量账,而是经济账。也就是,物流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不是一公斤的物流成本,而是一块钱的东西,要消耗多少物流成本。黄奇帆所说的高,是这个意义上的高。

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来看,去年,我国的社会物流总费用是17.6万亿元,占GDP的比重是14.7%。跟其他国家对比,美国是7%,欧盟是6%,都比咱们低一半。就算是邻近的东盟10国,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它们也只有10%,咱们也要高出5个百分点。

这个问题,黄奇帆不是第一次提,5月初,他在清华五道口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上也提了。他说,我们工商企业的利润,占GDP也就是10%多点,大体是十几万亿,假如把物流费用的占比降下来几个点,转成企业利润,企业发展也会大幅加快。

物流费用占GDP的比重,经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物流效率。比值越低,说明产生相同的GDP,需要的物流费用更少,物流效率也就更高。

换句话说,黄奇帆所说的物流成本高,是在GDP结构中的占比过高。物流发达,总额高,可以理解。但占GDP的比例,虽然用不着直接对标欧美,但优化的空间确实存在。去年年底发布的《“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中也指出,要重点聚焦物流成本高、效率低这个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解决?黄奇帆提出了三个思路。

第一个思路是,提高运输货物的经济价值。说白了,就是让运输的货物变得更值钱,这样,分摊到相同GDP上的物流成本不就降下来了吗。去年,全球从地下开发的资源,一共是250亿吨,我国使用的,就有130亿吨。也就是,占物流成本大头的,主要是便宜的原材料。

假如我们的产业结构升级,把工业产值的比例提上来,那么社会物流总费用的占比,相应地也就能降下来。换句话说,这个思路,是在提升分母上下功夫。根据黄奇帆的测算,这样优化,带来的削减幅度,在2至3个百分点。

第二个思路是,从运输方式上搞优化,降低运输费用。

咱们国家用得最多的运输方式,是公路运输,大约占全国货运总量的七成。但这种方式恰恰是最贵的。公路的平均运输成本,是每吨货物每公里0.45元,相比之下,铁路是0.145元,只有公路的三分之一。更经济的是水运,以长江为例,平均运输成本,每吨公里,只有0.025元,差不多是公路运输的二十分之一。但是,铁路运输在总货运中的占比,只有10%,水路运输,只有17%。

因此,黄奇帆说,要降低成本,“应该有个公转水、公转铁的逻辑”。

但是,为什么转起来这么难呢?这得分头说,铁路面临的问题是,缺少“最后一公里”的无缝对接。工厂出的货,还是得靠汽车运到火车站,平白多了两次装卸的过程,很多时候为了避免麻烦,工厂干脆就用公路运输。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优化铁路场站的建设,也就是,把铁路运输的末端,向产业集聚区、大宗物资产区延伸。

而水路运输面临的问题是,内河航运能力不足。一方面,是长江的潜力没有完全发挥出来。黄奇帆提到,美国密西西比河的运力,相当于12条铁路,长江比密西西比河还要宽,但现在实际上只有6条铁路的运力。所以,释放长江的运输潜力,是一个切入点。另一方面,其他内河航运,比如珠海、黄河,都有发展的空间。尤其是黄河,早在2009年,交通部就出台了黄河水系航运规划,计划到2030年,要实现黄河通航达海。

还有一个更可行的方法,是使用“多式联运”,也就是优化公路、火车、水路、管道等各种方式的连接方式,采用混合的运输方法,逐步地把更便宜的运输方式的比例提上来。黄奇帆测算,通过优化运输方式,物流费用的占比,还能再降两个百分点。

第三个思路,比较直接,就是降低管理费用和仓储费用。

管理费用,要从整个物流系统下手。通过新技术、新模式,优化整个物流体系,实现最短路径、最低成本的物流管理。黄奇帆说,要天然地把数学模型、数字经济和物流“混合”在一起。

比如,仓储设施都是固定资产,与其只把它作为仓库,不如把它的地产属性拿出来,做成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也就是REITs,去在金融市场上盈利。比如新加坡物流企业普洛斯,2021年基金在上交所上市,到现在已经累计分红4个多亿。再比如,今年2月,京东仓储的REIT也上市了。从这里获得的收益,就可以反哺仓储费用,进而降低物流总费用。

你看,这三个思路,说白了,都不是平地起高楼,而是把现有的模式,向价值更高、浪费更少的方向升级。在物流这个领域拼经济,也是一样的道理,规模咱们有了,但是现在不光要拼规模,更要拼质量、拼效率.


来源: 网络货运平台指南

点赞(2)

精彩评论(0条)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服务号

订阅号

小程序

APP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嘉创路5号8号楼1层01

电话:010-67378688

邮箱:qc5656@126.com

©2019-2020 物溜网 wu-6.com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44419号-6 京公安网备号:110112020024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