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物流,用物溜!当前城市:北京市[切换城市]
网站首页 分类信息 多元服务 物流资讯 好看视频 关于我们 服务号 订阅号 小程序 APP
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 物流资讯 > 正文
这些家教家风对联,早知道早传递!
1875天前更新 202 0 5

教育读书篇

01

好(hǎo)读书,不好(hào)读书;

好(hào)读书,不好(hǎo)读书。

这是明朝徐渭晚年撰写的家教奇联。此联妙在一个“好”字,语意双关,耐人寻味。

上联说,少年时期正是读书好时光,可惜不知读书的重要;下联说,年纪大了,懂得读书的重要,可是力不从心,已经不能好好读书了。

珍惜时间,趁早好好读书,做一个知书达理的人。

02

劳逸妥安排,健康多福;

油盐休浪费,勤俭持家。

作家老舍给女儿写的对联:劳逸结合,勤俭持家。

6.jpg

03

读书好练武好,学好更好;

创业难当权难,知难不难。

明朝嘉靖皇帝朱厚熜(cōng)幼时很贪玩,不爱读书。他的父亲兴献王将他关在书房里,罚他每天抄100遍这副家教对联。

朱厚熜整整抄了100天,终于悟出了父亲的苦心,跑到父亲面前跪下请罪。从此以后用功读书,并把这副对联挂在书房里作为座右铭。

04

咬完几句有用书,可充饮食;

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

这副对联是清代郑板桥撰写。他希望子女要精读一些好书,做一个像新竹那样蓬勃向上、虚心而耿直的人。

2.jpg

少走弯路篇

01

爱惜精神,留此身担当宇宙;

蹉跎风月,将何日报答君亲。

明代进士孙升,官至礼部尚书。他的三个儿子却坐享荣华富贵,沉迷酒色,不学无术。孙夫人思来想去,特地手书此联悬于正堂。

上联是期望,下联是警告,意在劝告儿子不要浪费精神,虚度光阴。要以担当天下为己任,不辜负父母的养育之恩。

她的三个误入歧途的儿子在这副堂联的鞭策下,终于有所悔悟,改邪归正。

02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出自明末清初朱柏庐所著《朱子家训》,强调人要懂得惜福,不要奢侈浪费。

3.jpg

03

富贵无常,尔小子勿忘贫贱;

圣贤可学,我清门但读诗书。

清代诗人蒋心余撰写的教子联。他将这幅对联挂在祖宗牌位两旁,希望子孙永远记住。

04

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

贤而多财,则损其志;

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

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清代林则徐训子联。他对子女“薄钱财而重德才”的教育思想可谓光耀于世。

4.jpg

修身之道篇

01

欲除烦恼须无我;

历尽艰难好做人。

1924年,冯玉祥送别儿子出国留学时,送给儿子这副对联。

“无我”,也就是没有妄求自然少了烦恼;“历尽艰难”,固然是艰苦的生活,但是艰苦的生活能磨练人的意志,提高人的能力。

正如李嘉诚说:“男子汉第一是能吃苦,第二是会吃苦”,只有吃苦耐劳才能苦尽甘来。

02

宁为真白丁;

不做假秀才。

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秉赋,蹉跎悔歧路,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多少白发翁,寄语少年人,莫将少年误。

1940年夏,教育家陶行知的儿子陶绍光,背着父亲向育才学校的校长索取一张文凭。

陶行知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转撰写此联:“宁为真白丁,不做假秀才”教育儿子不要弄虚作假,而应该踏踏实实地做人。

5.jpg

03

做个好人,身正心安魂梦稳;

行些善事,天知地鉴鬼神钦。

陶行知撰写的此联,不失为家教的劝世箴言。

04

知足知不足;

有为有弗为。

作家冰心的祖父撰写此联时说:有些东西,比如衣食住行的物质享受,应当知足;而在追求知识学问和修身养性上,就应当不知足。

对于应当做的有益于世道人心的事,就要勇往直前去做,而对那些违背道义的事,就坚决不做。

历经岁月淘沙,早读早受益的对联。

认真体会,我们就能够从中吸取营养,发现生活的真谛,感受生活的意义。

来源:中华传统文化

点赞(5)

精彩评论(0条)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服务号

订阅号

小程序

APP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嘉创路5号8号楼1层01

电话:010-67378688

邮箱:qc5656@126.com

©2019-2020 物溜网 wu-6.com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44419号-6 京公安网备号:110112020024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