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丨吴国势
大寒未见寒,冬日着夏妆。
羊城春来早,满眼好春光。
大寒是一年之中最后一个节气,也是最寒冷的节气,然而寒冬来了,春天就不会遥远。
愿一缕阳光,带来温暖,驱散心头的黑暗与寒冷,给旅途中孤独的心灵送上诚挚的问候和祝福!
大寒期间,天气寒冷,是感冒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高发期。适宜多吃些生姜、大葱、辣椒、花椒、桂皮、羊肉等食物,以防御风寒邪气的侵扰;饮食不宜过咸,切忌寒冷食品。
大寒时节,保健以防“寒”为主。防颈寒,戴围巾穿立领装;防鼻寒,晨起冷水搓鼻;防肺寒,喝热粥散寒;防腰寒,双手搓腰补肾阳;防足寒,热水泡脚。
此节气要预防心脑血管病、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早晚室内要通风换气。室内取暖时要在地板上泼些水或晾一些湿毛巾以保室内湿度。多喝白开水,补充体内水分。
冬季情绪容易低落,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心境平和。改善情绪的最佳方法就是活动,如慢跑、太极、打球等。
注意护心
大寒这个时间段,将近年关,一些人会劳心操心。就养生来讲,在大寒的时候,就需要特别注意养心。
养心的意思,就是要注意不要太操劳,心上不要放太多事,最好是放宽自己的心,该吃吃,该睡睡。尤其是老年人,不要操劳儿女之事。
注意暖脚
大寒的时候,天气较冷,加上许多人会外出,因此,一定要注意,对腿部的保暖。我们都知道,脚部只要保暖工作做好了,全身都会暖和,因此,大寒外出暖脚是必须的。
适宜慢动
大寒时,天气不好,这个时间段的养生指导,是让你尽量选择慢运动,例如,打太极就是最好的选择。如果一天忙里忙外多的话,运动可以自然省略,不必刻意去做。
减少进补
小寒时节我们推荐的是进补,但大寒时节却不推荐进补了。而且这个时间段,一定要记得,适量开始减少你的进补量。这是因为春天将至,万物复苏,我们要为春天的生发做准备。
养生注意
1、本节气最需预防的是心脑血管病,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
2、注意保暖,外出时一定加穿外套,按需戴上口罩、帽子、围巾。
3、早晚室内要通风换气。老弱妇幼等人群使用电热取暖器时,要注意增加室内湿度,使用加湿器或晾一些湿毛巾之类以保室内湿度。要多喝温开水,补充体内水分。
4、老年人可在居室中坚持脸部、手部、足部的冷水擦洗法,来增加机体的抗寒能力。
一、健体长寿灸法
艾灸,可使热气内注,温熙气血,透达经络,且艾灸具有补益强壮作用的穴位,可达到扶正祛邪,强身保健的作用。保健灸作为历代医家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丰富强身保健经验,不但可以强身健体,而且能够益寿延年,被临床医师广为推崇,深受大众喜爱。
【选穴原则】
温熙气血、扶正祛邪,健体长寿
【常用穴位】
足三里、关元、气海、神阙
【灸 法】
(1)艾灸杯灸:使用艾灸杯温灸,足三里穴可沿经络轻刮,每日一次,每穴5-10分钟,以局部潮热微红为度。
(2)艾条直接灸:手持艾条直接灸之,每穴5-10分钟,每日或隔1-2日一次,可采用悬灸、回旋灸之法。
【灸法宜忌】
艾灸的同时,最好配合腹部脐周按摩,每次顺逆时针各100下。
二、防病保健灸法
中医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未病先防”的思想,至今仍受到人们的肯定。而灸法保健是自古以来的防病之术,具有显著的防病治病效果。如《扁鹊心书》里说:“保命之法,灼艾第一。”
【选穴原则】
扶正选穴,加强预防
【常用穴位】
百会、大椎、风门、肺俞、合谷、足三里、三阴交、涌泉
【灸 法】
(1)艾灸杯灸:使用艾灸杯温灸,沿经络轻刮,每日一次,每穴5-10分钟,以局部潮热微红为度。
(2)艾条直接灸:手持艾条直接灸之,每穴5-10分钟,每日或隔1-2日一次,可采用悬灸、回旋灸之法。
【灸法宜忌】
要根据自身体质、易患疾病、流行性疾病应及早防治。
本文灸法,出自广州市养生吴国势会长主编《中医艾灸灸疗师职业能力培训教材》一书。
作者:吴国势
来源: 天和歧黄养生中心
点赞(4)
好明 说:
“大寒后不能动土!”
2020年01月20日 12:12:34
服务号
订阅号
小程序
APP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嘉创路5号8号楼1层01
电话:010-67378688
邮箱:qc565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