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交通运输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出台《关于加强交通运输新业态从业人员权益保障工作的意见》,要求网约车平台企业要合理设定抽成比例上限并在移动客户端和媒体上公开发布。
这是个意义重大的政策,里面有很多信息值得我们卡车司机去关注。这个政策我反复看了几遍,感触很多,简单跟卡友们聊聊我的一些个人看法:
首先这是针对网约车的的政策,不是我们大货车。但这不影响它对货车司机的重大意义,因为网约车司机跟货车司机有太多共同点。
我们都是司机身份,区别是他们载客,我们载货。我们都在使用网络平台,虽然平台APP名字五花八门,但模式上没有本质区别。这些平台对我们司机来说,最大的作用就是信息匹配,说白了就是网络中介。
以前有好多这样的中介,只是后来这些中介相互竞争、打压,最后破产的破产,合并的合并。剩下这几家仗着市场占有率高,如今各种割司机韭菜。网约车司机跟货车司机这对“难兄难弟”深受这些平台之苦。
当初网约车搞推广的时候,各种给司机、乘客补贴,那段时间打网约车比坐公交还便宜,如今呢,一边对司机各种抽成,一边还搞大数据杀熟。不懂杀熟?跟你说说,就是他们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你是他们平台经常打车的熟客,然后故意给你涨价,同样的距离,你比其他人更贵。
以上的套路,卡友是不是很熟悉?这简直是一模一样!当初这些配货软件让我们安装他们APP的时又是送礼品又是承诺不收费,最后呢?都在想着点子收费,以推出所谓的服务为由,巧立了多少收费名目。为了薅司机羊毛,他们真是煞费苦心!
平台为所欲为的时代即将过去
虽然我是开车的,文化也不高,但我能明显感受到,资本对这个行业的侵蚀有多严重。他们的操作也过于简单粗暴,就是烧钱占有市场,然后一家独大为所欲为。这些投资人是赚钱了,苦的是被各种吸血的司机!很不幸,我就是其中一员。
市场秩序岂能被这么被资本左右!《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高悬,搞垄断是违法的!11月18日,国家反垄断局已正式挂牌。那些涉嫌搞垄断的平台该得到整治了!
8部门的这份保障意见,明确提到要防范资本在交通运输新业态领域无序扩张。
加强对交通运输新业态企业的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强化交通运输新业态运行监测,及时预警垄断风险,加大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监管执法力度。防范资本在交通运输新业态领域无序扩张,依法严厉查处低价倾销、“大数据杀熟”、诱导欺诈等违法违规行为。
交通部发布的《关于加强货车司机权益保障工作的意见》也提出要规范网络货运新业态经营行为。
探索推进互联网道路货运信息交易撮合平台备案管理制度,建立社会监督机制,督促平台企业充分听取平台从业司机意见,合理确定和调整信息服务费、会员费、计价规则、竞价机制、派单规则等平台规则,并在平台上公示,不得诱导货主不合理压价和货运车辆超载超限运输,不得诱导货车司机恶性低价竞争、超时劳动。
网络平台为所欲为的时代即将过去了!
平台规则合理性关乎司机生存
企业的业务形态怎么变司机并不关心,我们更看重的是平台的规则是否合理,这会关系到一个平台司机的生存和利益。
无论是网约车还是货车的从业人员保障《意见》,都反复提到“信息服务费”“计价”“抽成”这些重要的平台规则。无论是从业者还是用户都该享有知情权和监督权。不可能平台想怎么定就怎么定,放任不管的话,那就是给司机签霸王条款,司机权益还有什么保障可言?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平台开始凌驾在司机头上,给人一种没有平台司机都无法生存的错觉。实际上大家心里都很清楚,即使哪天这些平台全部倒闭,货车依旧有生意可做。网络平台并不是不可替代的东西,他们掌握再多货源,那也得司机去接单,去承运。司机可以没有这些网络平台,但这些平台不能没有司机。
想想十年前,这些平台还没有兴起的时候,大家不照样跑运输吗?现在这些平台掺和进来,制定一些不合理的规则,严重伤害了我们司机的利益。
未来如果这些平台出台相关规则的时候,我们司机要做的就是:擦亮眼,千万不要不当回事。当司机合法利益受到损害时,该投诉投诉,该举报就举报。不要继续当沉默的羔羊,被资本无声屠宰。
来源:卡友地带
点赞(2)
服务号
订阅号
小程序
APP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嘉创路5号8号楼1层01
电话:010-67378688
邮箱:qc5656@126.com